陕西中医药大学

报刊:《陕西中医药大学报》

版面新闻

  • 渭北高原上的中医梦

    摘要:渭北高原上的中医梦—记我校首届“建功立业好青年”魏长华 在长武县,如果谁家孩子病了,自然会想起县中医医院儿科医生魏长华。 魏长华,副主任医师,我校中医系 2005 届毕业生,现任长武县中医医院儿二科副主任,曾任县、市、省残联代表。群众称赞他“医术好,人品好”“用药少,药便宜,疗效还好”“魏医生,拿中药给娃治病,能去病根哩!”他多次获评长武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医生”,曾获评“长武好人”。不久前,荣获我校首届“建功立业好青年”荣誉称号。 自立自强努力奋斗改变命运 4 岁时,魏长华因患脊髓灰质炎落下后遗症,上下肢体均有不同程度残疾,身高也受到影响。“一定要读书学知识,否则你以后无法立足于社会”,父母的这句话,在他幼小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自懂事起他就清楚自己和别的孩子不同,不能像他们一样玩耍、劳动,唯一能做的就是认真读书,刻苦学习。身体的残疾给他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求学道路更是艰辛,但由于他的刻苦勤奋,加上学校老师的关心,从小到大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魏长华深知要自立务必先自强、自信,要有一技之长,他给自己规划了要考的大学和专业。2000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我校。大学五年,他每一天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医学知识。实习期间,他时常抱着厚重的病历、自告奋勇地跟着带教老师查房、值夜班,虽然很辛苦,但只要能使自己有所提升,他就争取一切学习机会。 也是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做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因为自己就是在孩童时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造成了终身残疾,他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避免类似的悲剧在自己身边发生。为了圆梦,他选择了继续深造,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 年他顺利成为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他的导师也是该领域的专家。经过八年的医海遨游、寒窗苦读,他博闻强识、自信满满:终于能够回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坚守信念 医术医德广受好评 2008 年,研究生毕业后,魏长华没有留在待遇优厚的南京市某三甲医院,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养育自己的家乡长武县,他深知那个贫困落后的小县城更需要像自己这样的医务工作者。回到县里后,长武县中医医院领导并未介意他身体的特殊性,将其安排在长武县中医医院儿科工作。他下定决心,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来对待工作、对待患者,希望能够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来回报医院领导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他深知孩子对家庭的重要性,孩子生病整个家庭就都病了,孩子承受病痛煎熬,家长心急如焚,因此及时给孩子最恰当的医疗处置是他对自己的时刻提醒。他说: “医生都是和人命打交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有差错,我们就没有挽回的机会。”在平时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把接诊病患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把服务好每位病患作为信念。 魏长华耐心细致的态度和高超精湛的医术在长武县很快传开,每天找他看病的患儿家属络绎不绝。虽然他身体单薄,肢体有残疾,活动不便,但他尽量把时间都给了患者,每天只吃两顿饭,病人多时根本顾不上休息,动辄连续工作 6、7 个小时,不喝水、不吃饭、不休息,很少按时下班,节假日还时常坚持上班。 2014 年 8 月的一天,一个近 5个月大的患儿被爷爷抱到了他面前,孩子 1 个月前曾在西安儿童医院被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性肝硬化、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并做了胆道闭锁相关手术,手术后出现胆道感染,患儿黄疸加重,持续发热不退近 1 个月,医生建议放弃治疗,孩子遂被家长带回家中。数天来孩子反复发烧,体温每每超过 39 度,全身发黄,哭闹不安,家长实在不忍心看着孩子遭罪,到当地镇卫生院、县医院求诊被拒,后又到县医院求诊,也是让孩子继续到西安儿童医院治疗,无奈之下他们来到中医医院试探能否接收孩子。魏长华想,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对于此类复杂性疾病他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可以尝试缓解患儿痛苦,让孩子痛苦少一点,让家长心里得到一点安慰。于是他将孩子安排住院治疗,随后联系了内外科大会诊,制定了治疗方案,共治疗 18 天,孩子发热得到了控制,黄疸明显减轻,出院时孩子的妈妈和爷爷感谢他收治了孩子,要送红包答谢,被他拒绝了。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说,从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中仿佛能看到自己童年看病的经历,所以不管多晚,病号没看完绝对不下班,不管再苦再累,看到孩子们病痛减轻,露出天真笑容的时候,一切都觉得值了。 不忘初心让中医梦腾飞 无论是在儿科门诊还是住院部,永远没有停歇的脚步,孩子们哇哇的哭声、医护人员急切的脚步声、病房呼唤医护人员的按铃声……每天都是如此紧张又忙碌,一年 365天,度年如日。 十多年的临床实践,魏长华已经有着丰富的儿科治疗经验,他依然坚持每天挤出时间来看书学习,不断探索总结。他擅长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喘嗽、厌食、汗证、遗尿、泄泻、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受到了患儿家长的普遍好评。老百姓说“魏大夫是我们这儿最好的儿科大夫”。 作为一名中医人,魏长华有着坚定的中医文化自信,他说自从迈入大学那天起,身上就烙下了中医人的印记。他说“我是一个残疾人,从小到大,很多人都给了我关爱和鼓励,有父母长辈,有亲戚朋友,有老师同学等等,他们为我举起希望之灯,我才在前行的道路上无所畏惧,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母校培养了我,是长武县中医医院给了我发展的平台,也对我的生活给予了很多帮助,我不能有医术没医德,更不能没有良心,我这一生都要奉献给长武、奉献给中医事业。”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充实的每一天在平凡中更凸显真诚和朴实,魏长华数十年如一日地用心守护着每一位患病孩童,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样他也是在追逐自己的中医梦,在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系 赵欣)

  • 他乡热土 青春放歌

    摘要:他乡热土 青春放歌—第二附属医院参与中国第六批援马拉维医疗队援助纪实 题记:5 月 8 日,中国第六批援马拉维医疗队将完成使命,抵达祖国。 医疗队 17 名队员由陕西省卫健委委派,其中包括我校第二附属医张锋利、焦移乐两位医生。医疗队于 2018 年 4 月 15 日抵达马拉维共和国,开展为期一年的援非医疗。他们在克服卫生条件落后、职业暴露风险高、语言交通困难、水土不服等困难后,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援外工作。 这里是动物的乐土 却不是人类的天堂 伴随着飞机巨大的轰鸣声,医疗队在长达12000 公里、历时 20 小时的飞行之后,停驻在马拉维共和国首都利隆圭。步下舷梯那一刻,耳边是呼呼的热风,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荒凉。与张锋利同行的同事焦移乐举起手机,拍下了第一张他眼中的马拉维。 “到处都是蓝天白云,到处都是我们从前只能在动物世界里看到的神奇动物,感觉天高地阔,特别恣意,特别放飞。”焦移乐说。 随着车辆的行进,进入眼帘的是尘土飞扬的街道,破屋烂顶的居所,拄着拐杖的瘸腿大妈,穿着小底裤满地乱跑的小孩儿,骨瘦如柴的出租车大叔……在这片自然资源极其丰饶美丽的土地上,人甚至不如动物活得有尊严。 这里没有职业成就感 只有努力让你活下去 抵达位于利隆圭九区太平洋村的驻地之后,医疗队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在取得行医执照后,1 7 人的医疗队被分为两组,分别派驻到了相隔 400 公里的卡姆祖中心医院和姆祖祖中心医院工作。张锋利和焦移乐的医疗服务点就在距离驻地 4 公里的卡姆祖中心医院。 病房里的环境触目惊心:一间病房六张床,每张床上只铺了一个破旧肮脏的海绵垫,患者直接躺在上面。条件好一点儿的,会自己带一条毯子铺上。病房外的阳台,也是安置病人的地方。马拉维旱季很冷,病人的全部铺盖也就只有几块破布。病房没有吸氧设备等,卫生条件极差,即使手术室也是蚊蝇到处飞,根本做不到无菌。 在这样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来自中国的医疗队却始终在坚守。因为极度缺乏医生,外科大夫每个人平均一天要做 5-6 台手术,晚上还要轮流值班。因为贫穷,到医院的基本都是危重病人,而且死亡患者大多是青壮年,很多人也许一生都进不了一次医院....对于张锋利和焦移乐而言,每一次救援,都是对生命个体的天然尊重。 这里危险重重 我们无可逃避 医疗队员在忍受极度贫乏的物质条件之外,还要面对无处不在的职业暴露。在卡姆祖中心医院,病房里 50%以上的患者是 HIV 阳性。除了艾滋病,这里还是疟疾的重灾区。工作服、口罩、手套,就是医疗队员的全部装备,相比较当地医生直接穿便装查房,队员的防护装备已经算是很扎眼了。 201 8 年 9 月 9 日,焦移乐正在进行一台乙状结肠扭转切除术,手术过程十分顺利,然而在伤口缝合最后一针时,意外发生了,缝合针一下子扎到了自己的食指。在马拉维,因为涉及到隐私和经济问题,大部分病人在手术前都不会专门做艾滋病检查。在处理完病人伤口之后,在护士陪同之下,这名病人立刻接受了艾滋病检查。 “等待结果的那一个小时里,我很怕,怕得要死!”焦移乐说。“当时我就想,假如被传染了,我就永远呆在非洲不回去了,省得拖累家人。好在,结果是好的”。 这里离家很远 离祖国很近 援外工作是一项很特殊的工作,一群陌生的成年人在一起生活,网络是与外界沟通联系的唯一方式。张锋利和焦移乐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和家人视频的时候,最失落的时候也是和家人视频的时候,他们都有一个 4、5 岁的女儿。对于成年人来说,一年的援外时间并不算长,可对于孩子来说,一年是一个她等待不起的长度。张锋利表示,当你来到马拉维,看到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状态,就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也更珍惜家人的陪伴和支持。 “我希望成为女儿的骄傲,我会对女儿说,爸爸在非洲救活了很多像你一样的小朋友,他们都很崇拜爸爸呢!”焦移乐说。 在马拉维,中国医生备受推崇。在这里,中国医生是“尽职尽责”“善良友爱”“医术高明”的代名词。相比本土医生,马拉维人更愿意让中国医生来给自己治病。这是马拉维人民对中国医生的信任,是对我们中国的认可!“不出国门体会不到,出了国门才知道,祖国就是我们的底气!”这件事,让焦移乐深受触动,他已经将微信朋友圈的封面换成了五星红旗。虽然离家很远,但是离祖国很近。 后 记 一年来,援马医生张锋利、焦移乐共接诊门诊患者超 1 000 人次,住院患者 5000 余人次,完成手术 300 余台,内镜下治疗 1 20 余例。跟随医疗队指导当地医生进行神经康复治疗、开展首例胃癌根治术、为复杂疑难多发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患者争取手术机会保留子宫、帮助医院筹建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室、为有多发合并症的危重患者开展麻醉术、为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不定期深入农村开展义诊和科普宣传活动,义诊受益人群达到 700人次。 (第二附属医院 安静,文字略有删减) +

陕西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3935次访问,全刊已有985048次访问